
AI末日降臨?MWC 2025 洩露驚天秘密!

引言:2025 MWC 大會的 AI 浪潮
剛剛落幕的 2025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MWC) 上,人工智能 (AI) 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AI+萬物” 的融合趨勢,猶如一股勢不可擋的浪潮,席捲了整個展會,為科技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遇。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的展示,更預示著一個 AI 深度融合應用的新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AI+ 驅動的三大技術趨勢
在 “AI+萬物” 的大趨勢下,本屆 MWC 主要展示了由 AI 驅動的三大技術趨勢,分別是:多模態交互革命、自主 AI Agent 和算力網路化。
多模態交互革命:感知與決策的全面升級
人工智能正在從單一模態向多模態融合躍遷。 這意味著 AI 不再僅僅依賴語言或圖像等單一信息來源,而是能夠綜合處理包括語言、圖像、語音等多種信息,從而實現更自然、更人性化的人機交互。
例如,中國聯通的元景大模型通過端雲協同架構,讓終端設備在智慧家庭、辦公等場景中具備了 “聽、說、看、想” 一體化的服務能力。 這種多模態融合的 AI 應用,極大地提升了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
自主 AI Agent:從工具到夥伴的跨越
智能代理 (AI Agent) 正在成為服務交付的核心載體。 它們不再僅僅是執行簡單指令的工具,而是具備了自主規劃和多任務協同能力,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主動提供服務。
中國聯通推出的 AI 通通終端,正是自主 AI Agent 在消費場景的典型應用。 它通過元景大模型實現個性化推薦與日程管理,能夠根據用戶的習慣和偏好,提供更貼心、更智能的服務。
算力網路化:構建智能社會新基建
算力是 AI 發展的基礎。 為了實現算力普惠,中國聯通正在積極推進 5G-A 與雲網融合技術。
通過 5G 隨行專網和聯通雲,可以實現終端算力的按需調度。 例如,AI eSIM 平板可以無縫接入雲桌面、雲遊戲等高性能應用,打破本地硬件的限制,讓用戶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強大的算力支持。
AI+ 通信:網路智能化升級
通信網路作為連接萬物的基石,正借助 AI 技術實現智能化飛躍。 MWC 2025 上,華為展示了 5G-A 和 AI 的進一步融合應用,並有望發布全新通信大模型。
這一模型將 AI 深度融入通信網路的規劃、建設、維運和優化等各個環節。 例如,在網路規劃階段,AI 可依據大數據分析和演算法,精準預測網路流量需求,從而優化基站布局,提升網路覆蓋與容量。
在維運過程中,AI 能實時監測網路狀態,快速診斷並解決故障,實現網路的自我修復和優化,大大降低維運成本,提高網路穩定性。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表示,已在低軌衛星、太赫茲通信等 6G 關鍵技術領域布局 135 項專利,2025 年將啟動原型系統外場測試,並與華為、中興共建 “空天地海一體化” 試驗網。
該網路借助 AI 技術,可支持海洋監測、無人礦區等極端場景的泛在連接,實測速率較 5G 提升 50 倍。
中國電信以 “算力網路” 為核心,展示全球首個 800G 廣域智算中心互聯網路,其 “天衍” 超量融合雲平台可動態調度百萬級算力單元,AI 任務處理效率提升 35%。
AI 技術讓通信網路從單純的連接管道向智能服務平台轉變,為萬物智聯奠定堅實基礎。
AI+ 終端:交互體驗革新
在 MWC 2025 上,各類智能終端借助 AI 實現了交互體驗的全面革新。
OPPO 在 AI Tech Summit 公布強化後的人工智慧戰略,展示 Find N5、Reno 13 系列等 AI 手機。
Find N5 搭載 ColorOS 15,配備 OPPO 辦公助手,具有遠控電腦、AI 意圖搜索以及 AI 全景虛擬屏等功能,為用戶帶來便捷高效的多任務處理體驗。
中興通訊堅持 “AI for All” 戰略,布局全系列多形態 AI 終端產品,以 AI 手機為關鍵入口,打造以 AI 語音為主的全新多模態交互體驗,自研星雲 AI OS 框架實現全球頂尖 AI 能力的系統級整合。
深入融合 Google Gemini、字節豆包、DeepSeek、中移九天、電信星辰等業界先進大模型,率先在旗艦機 nubia Z70 Ultra 上實現內嵌全尺寸 DeepSeek-R1 (滿血版 671B 參數量),並將陸續實現其在全系產品的系統級集成。
此外,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也積極融入 AI 技術。 星紀魅族展示的智能手錶以及 StarV Air2 智能眼鏡,憑藉同聲傳譯、同聲傳寫、提詞器等 AI 功能,吸引眾多關注,成為會場亮點。
AI 讓終端設備從簡單的數據接收與呈現,轉變為能夠理解用戶需求、主動提供服務的智能夥伴,極大提升用戶與設備之間的交互效率和體驗。
AI+ 顯示:螢幕更懂你
屏幕顯示企業通過將 AI 與顯示技術深度融合,提升了產品智能化水平。 AI 技術能夠實時分析環境光線和用戶偏好,自動調節屏幕的亮度、對比度和色彩表現,以提供最佳視覺體驗。
AI 算法還能根據不同內容類型,如視頻、遊戲、文檔等,自動調整顯示參數,確保用戶在不同場景下都能獲得最佳視覺效果。
例如,TCL NXTPAPER 11 Plus 搭載多款 AI 功能,如 AI 幫寫、AI 翻譯、AI 字幕、智能語音備忘錄、即圈即搜等,為用戶帶來智能化的使用體驗;
vivo 展示了 AI 算法驅動的攝像頭和智能影像處理系統,通過 AI 技術優化影像處理,提升拍照和視頻錄製效果,讓手機攝影更加智能便捷。
6G 衝鋒號角已吹響
按照移動通信網路每十年左右更新一代的節奏,6G 的標準已經開始在預研之內。
此次 MWC,高通以及聯發科技均展示了 6G 相關的技術。 高通公布了 2025 年發展計劃,宣布將專注於 6G 無線技術研發,並支持 FR3 頻段。 高通方面表示,已經針對 6G 技術在 “基礎演進”、”運營優化”、”新興服務” 三個方面開展了不少的研究。
高通還發布了針對工業及嵌入式物聯網、網路和蜂窩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全新品牌躍龍。
聯發科技也在 MWC 上展示了多項推動無線技術向 6G 演進的關鍵進展,包括混合計算、低地球軌道寬帶 NR-NTN(非地面網路)試驗等。
總結:AI+ 萬物,引領未來
MWC 2025 無疑是一場 “AI+萬物” 融合趨勢的盛大展示。 從通信網路到智能終端,從工業製造到顯示技術,AI 正以強大的賦能能力,重塑各個領域的發展格局。
“AI+萬物” 必將催生更多新應用、新場景,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變革。
科技企業需緊緊把握這一趨勢,加大研發投入與創新力度,才能在未來的科技浪潮中搶占先機,引領行業發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