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玩具真能让孩子变聪明?阿里云这招太狠了!

AI 赋能玩具行业:阿里云启动孵化计划
玩具行业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变革。阿里云计划于 3 月 21 日举行 AI 火花大会,主题聚焦玩具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并在此次大会上启动 AI 玩具孵化计划,招募生态合作伙伴。
AI Agent 落地,玩具市场规模预测
随着国内外科技巨头在大模型能力上的不断突破,AI Agent 技术已迈入发展的新阶段。国盛证券分析指出,AI Agent 在消费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赋能 AI 眼镜、AI 玩具、智能家居等多种智能终端。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玩具市场规模已达 181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增长至 600 亿美元。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多家上市公司已积极布局 AI 玩具领域:
- 共达电声: 专注于声学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 AI 玩具等消费电子产品。
- 星辉娱乐: 密切关注 AI 人机交互技术在玩具领域的应用,已储备机器人玩具、语音遥控玩具、无人机玩具等研发生产技术。
- 奥飞娱乐: 重视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与用户运营,其 “AI 智趣喜羊羊” 产品已在线上平台发售。
无人驾驶新进展:Lyft 宣布今夏推出无人车服务
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 Lyft 近日宣布,计划“最快在今年夏天”在其平台上提供无人驾驶车辆服务。Lyft 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驾驶员将逐步转型至车队管理等其他相关岗位。
AI 大模型助力“智驾平权”
AI 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的突破,正在深刻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日趋普及。东吴证券表示,Deepseek 有望推动“智驾平权”加速。借助 Deepseek 模型及其算法优化技术,车端算力需求有望降低,从而降低车端智驾芯片的部署成本。此外,Deepseek 还为提升算力利用率打开了思路,有望降低云端大模型训练成本,进一步推进中阶智驾功能的普及。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相关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无人驾驶领域:
久之洋: 其红外热像仪、激光传感器等产品作为核心感知组件,已应用于政府无人机载和车载平台。公司将持续关注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市场动态。
时代电气: 在轨道交通、无人矿卡领域拥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积累。
国际氢能大会召开在即:机构预测我国 2025 年产值将达万亿元
“2025 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将于 3 月 26 日至 28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备受行业瞩目。
氢能发展前景分析
氢能燃烧产生能量是等量汽油的 3 倍,且只排放水,被誉为“21 世纪终极能源”。光大证券研报显示,2020 年我国绿氢渗透率约 2%。自 2021 年以来,我国绿氢示范项目数量持续增长,电解水制氢进入大规模示范新阶段。随着大容量电解槽的出现,部分项目开始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华宝证券指出,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市场供需有望迎来双增,行业投融资事件的活跃有望带动氢能市场规模的扩大。从中长期来看,氢能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全产业链规模的提升,加氢站建设、氢能储运、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等相关环节的商业化进程值得关注。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多家上市公司已在氢能领域积极布局:
雄韬股份: 已在氢能产业链上实现了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
昇辉科技: 可自主生产 5 Nm3/h~1000 Nm3/h 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和氢气纯化设备。
厚普股份: 近几年积极开拓氢能相关业务,通过自主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结合,在制氢、储氢和加注领域发挥集团优势,已为全球提供了百余套氢能装备。
低空经济新场景:深圳开通首条无人机高校航线
日前,深圳光明区首条无人机高校航线正式开通。一架搭载着快递物品的无人机仅用 5 分钟,便完成了从光明区海鑫光航站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空运投送,标志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启了校园“空中快递”快速配送的新模式。据悉,该校园快递空中配送项目由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牵头打造,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场景运行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政策加码,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机遇
西南证券表示,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发展低空经济,政策加码下,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叠加亿航 OC 证获批在即,政策支持与商业化突破形成双向赋能,板块进入爆发前夜。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参与低空经济建设:
飞沃科技: 正在开发低空经济领域的市场,并已与业内优质客户完成初步对接。目前,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紧固件、密封件和钣金件等。
中无人机: 翼龙-2 无人机已实现了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低空物流运输试验。公司也有多款 1 吨级以下无人机在研中,从产品角度来说,可以满足低空经济需求。公司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经验积累形成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可用于低空经济等民用领域应用场景的探索和研究。公司积极与多地省市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等对接,进一步探索低空经济的需求实现方向,包括物流运输、智慧农业、巡查巡检等应用场景。
AWE 2025 观察:家电企业拥抱 AI,焕发新活力
3 月 20 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的 2025 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 (AWE2025)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今年 AWE 的主题是 “AI 科技、AI 生活”,“AI” 俨然成为展会的重头戏。各大参展家电品牌全面拥抱 AI,传统家电产品再次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AI 家电提升用户体验
AI 大家电致力于打造未来智慧家庭,而 AI 小家电则着力提升用户生活幸福感的“颗粒度”。国信证券陈伟奇认为,借助 AI 大模型,智能摄像头、AI 眼镜、扫地机器人等创新家电品类能够更好地识别家居环境、人体状态与语音内容,从而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助推产品实现从“能用”、“有用”到“好用”的跨越,显著提升产品的渗透率。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部分家电零部件及技术提供商也从中受益:
万朗磁塑: 主要产品为冰箱门封、吸塑、注塑、组件部装等家电零部件,主要客户为冰箱主机厂。因此,冰箱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公司所处细分行业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瑞德智能: 其微波雷达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康养、智能照明等应用场景中,针对人体进行检测,可以实现人体存在、跌倒检测、睡眠监测等功能。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开放基金即将发布
据媒体报道,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即将发布对外开放基金,基金总规模 300 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 30-50 万元。
国内外产业端密集催化
上海证券表示,近期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跳动、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AI 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 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了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相关上市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索辰科技: 2024 年成立的机器人事业部的使命在于开发针对机器人行业的专业软件和解决方案。公司的机器人设计软件将涵盖并联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完整研发过程,从功能设计、构型综合、性能分析到结构设计优化。
科力尔: 在伺服系统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并成为华为的供应商。伺服系统能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
欧洲储能市场或迎拐点:千亿财政支出法案落地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 5000 亿欧元财政支出法案,其中明确 1000 亿欧元注入气候与转型基金,同时将“2045 年实现气候中和”写入《基本法》。此外,今年 2 月德国光伏补贴新法进一步打开了电价套利空间,储能将收获更高弹性。
政策刺激,光储需求有望复苏
中信证券认为,在相关政策刺激下,欧洲渠道库存持续消解。考虑到德国是国内光伏储能企业出货的重点市场,同时作为欧洲新能源先锋市场的标杆和外溢效应,本次法案的落实有望开启欧洲光伏储能的复苏周期,带动国内相关企业业绩大幅改善。
特斯拉作为全球储能行业的龙头公司之一,2025 年储能业务指引的再次高增长充分展现了其对 2025 年储能行业持续高景气度的坚定信心。太平洋证券刘强看好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催化和欧美市场加速,关注国内大储基本盘,并继续推荐三大方向:1) 量增利稳的交流侧逆变器厂商;2) 强集成能力的系统集成商;3) 直流侧核心厂商。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多家上市公司在储能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 固德威: 依托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电源逆变、储能变换、能量管理等领域的相关技术,提供单机功率 3kW~100kW 的光伏储能逆变器,并提供微电网、工商业储能等系列解决方案。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逆变器企业之一,公司已经在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墨西哥、巴西、波兰、南非、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德业股份: 在 2024 年上半年巴西、印度、德国等市场并网需求持续改善,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户储需求爆发。得益于公司在亚非拉等新兴市场的领先优势,出货势头强劲。凭借产品优势,公司在欧洲市场也快速拓展,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