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炒概念了!中国经济真正的命门,藏在这里!

别光盯着风口,先把地基打牢了
最近几年,各种“风口”概念满天飞,好像不all in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就跟不上时代似的。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实在: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实体经济:被忽视的“压舱石”
总有人觉得,实体经济是“夕阳产业”,利润薄、来钱慢。但说句不好听的,没有实体经济,你拿什么搞金融创新?拿什么支撑虚拟经济?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当年多少企业,靠着PPT和概念,疯狂融资,最后还不是一地鸡毛?
看看德国,人家制造业强国地位屹立不倒,靠的可不是玩概念,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益求精。“德国制造”四个字,就是品质的保证。反观国内,一些企业热衷于“短平快”,恨不得一年就上市套现,哪有心思沉下心来搞研发、提升产品质量?
产业升级:不是一句口号
现在都在讲产业升级,但升级不是简单地换个概念,也不是盲目地追逐“高大上”的项目。很多传统行业,问题不是没有前景,而是缺乏创新和投入。
就拿纺织业来说,很多人觉得这是“夕阳产业”。但实际上,高性能纤维、智能纺织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企业愿不愿意投入研发,能不能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如果还是抱着“低成本、大规模”的老路子,那迟早要被市场淘汰。
新旧动能:不是非此即彼
有人说,既然要发展新兴产业,那传统产业就可以放一放了。这种观点,简直是短视。新兴产业固然重要,但它需要传统产业的支撑。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靠什么落地?
而且,很多新兴产业,本身就是传统产业升级的结果。比如,新能源汽车,它离不开钢铁、化工、电子等传统产业的支持。把传统产业搞好了,才能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值得借鉴。人家不是光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起发展,形成了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这说明什么?说明新旧动能,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金融服务:别光盯着“高科技”
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喜欢给“高科技”企业投钱,觉得风险低、回报高。但实际上,很多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需要金融支持。
这些企业,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背景,也没有动听的故事,但它们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是就业的重要来源。如果金融机构只盯着“高科技”,忽视了这些企业,那实体经济的根基,迟早要动摇。
所以,金融资源要向制造业等重点实体经济领域倾斜,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要精准扶持中小微企业,让实体经济真正做优做强。别让金融脱实向虚,成为“空中楼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