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人形机器人“比心”出道!美的重磅入局,人形机器人“黄金时代”真来了?

人形机器人“比心”出道!美的重磅入局,人形机器人“黄金时代”真来了?摘要: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加速美的入局人形机器人研发,行业迎来“1-10时刻”美的集团近日曝光了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不仅能歌善舞,甚至可以做出“比心”的动作,还能理解...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加速

美的入局人形机器人研发,行业迎来“1-10时刻”

美的集团近日曝光了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不仅能歌善舞,甚至可以做出“比心”的动作,还能理解语音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表示,公司已整合研发资源,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旨在开发短期内可落地的产品,并进行中长期技术和产品布局。

人形机器人领域动态频频,资本加速涌入

近期,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不断。除了美的之外,广东机器人企业越疆机器人也推出了全球首款同时具备灵巧操作和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DobotAtom,定价19.9万元起。傅利叶智能则携其最新一代机器人GR-2及其内测机在世纪公园进行了行走演示。开源证券孟鹏飞的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融资规模已接近2024年全年总额。人形机器人产业似乎已进入“1-10时刻”,预示着产业链有望迎来密集的资本投入。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崇达技术: 其PCB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电源、自动控制装置、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成套设备等领域。公司部分工控PCB产品已应用于美的库卡机器人、ABB机器人上。

  • 珠城科技: 已成为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的供应商,并已开始小批量供货。

  • 祥鑫科技: 机器人的下游客户包括优必选、库卡、猎户星空、Temi等。公司持续进行相关技术储备和客户拓展,并已为优必选和库卡供应金属结构件相关产品。

    AI Agent 上车:人机交互新范式

阿里生态以 Agent 形式首次落地车载系统

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发布了与斑马智行联合研发的、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车载IM AIOS。该系统包含类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等功能。与以往的小程序或App不同,阿里生态首次以Agent形式上车,通过IM AIOS可实现娱乐、办公、生活等全场景的贯通。智己汽车还联合饿了么共同打造了“AI点餐Agent”,将首搭智己L6,计划于今年4月发布。该Agent通过多模态大模型+AI Agent,可实现语音点餐、无感支付、智能配送等Agent协同,一步完成车内语音点餐。

AI Agent 市场前景广阔

国信证券认为,AI Agent是人机交互的新范式。AI 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体。2023年,AI Agent伴随大模型浪潮而生,随着多模态等技术日趋成熟,各大厂商不断推出相关产品。Agent已逐渐进入各个场景的工作流中,成为人机协同的新模式。根据RootsAnalysis预测数据,2024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为52.9亿美元,到2035年预计将达到2168亿美元,2024-203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40.15%。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大华股份: 其大华天问·企业大语言模型智能交互平台属于星汉大模型L系列,基于DeepSeek等主流基模调优,结合视觉智能、多模态感知大模型能力打造垂直行业智能体。

  • 新开普: 推出智慧校园智能体服务AI产品“小美同学”,该产品融合了数字人、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大语言模型等技术,通过集成大模型的RAG/Agent等能力,可在校园迎新、学生事务管理、教务工作、就业指导等多元场景提供个性化的AI学习路径推荐、业务咨询答疑、“一句话办事”等智能体服务。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发布:高压快充迎来新机遇

兆瓦闪充技术突破,充电速度大幅提升

比亚迪在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推出了“兆瓦闪充”技术。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该技术可实现最高充电电压1000V,最大充电电流1000A,最高充电倍率10C,最大充电功率1MW,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达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比亚迪还计划建设4000+“兆瓦闪充站”。

高压快充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能关键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补能已成为影响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充电是解决补能问题的主要手段,而实现快充可以通过大电流和高电压两种路径。高压快充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华泰证券认为,比亚迪高压快充再升级,超级e平台具备1000V高压平台和5C以上超充能力,通过提升电压平台缩短补能时间,建议关注电压等级提升带来的熔断器、继电器、车载电源等零部件环节升级与价值量提升。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盛弘股份: 是一家专业的充电设备制造商,拥有直流桩、交流桩、交直流混合一体桩等全系列充电产品。公司有1000V高压快充和480kW、800kW高压液冷快充产品。

  • 绿能慧充: 其充电设备已实现全系列产品覆盖全产业应用场景。公司360kW、480kW、640kW、720kW、800kW、960kW、1000kW等分体式充电桩(充电堆)产品均可满足高压快充需求,相关产品配套600A液冷单枪充电终端,单枪最大输出功率600kW,且可以实现功率的智能灵活分配,能够满足高压快充及高倍率电池车型快充的需求。

    商业航天发射再传捷报:谷神星一号成功发射多颗卫星

谷神星一号火箭发射成功,商业航天运力提升

近日,星河动力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十)运载火箭,顺利将云遥一号55-60星、中科卫星06星、07星共8颗卫星送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据星河动力介绍,此次发射的云遥一号55-60星配置了GNSS掩星载荷,能够通过对GNSS掩星数据的反演,获取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电离层电子密度等信息。截至3月17日,谷神星系列运载火箭中的谷神星一号已在陆地和海上完成18次发射(17次成功、1次失败),将7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是民营航天领域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商业运载火箭。

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加速,市场需求巨大

全球对于低轨卫星的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千帆星座”、“GW星座”、“Honghu-3星座”是我国主要布局的三大卫星星座,它们计划最终部署的卫星数量均达到万颗。民生证券认为,随着后续海南商发启动规模化发射,我国商业航天运力有望显著提升,大型星座将进入组网密集期。低轨通信星座的申请与部署将为国内卫星及商业火箭行业带来较大市场需求,建议重点关注我国卫星制造+地面系统+终端应用相关公司。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超捷股份: 在航天领域主要涉及商业航天火箭箭体结构件产品,下游客户为商业航天火箭公司,其主要为包括GW星座计划、G60星座计划、“鸿鹄三号”星座计划等服务。

  • 东华测试: 其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有成熟应用,在国产飞机测试中,用于结构强度疲劳试验、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性能试验等方面。

    碳化硅市场需求旺盛:AI、新能源车等多领域驱动增长

安森美推出新型碳化硅智能功率模块

3月18日,安森美宣布推出其第一代基于1200V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SPM 31智能功率模块(IPM)系列。

碳化硅应用领域广泛,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碳化硅是一种由碳和硅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硬度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碳化硅材料拥有耐高压、耐高频、高热导性、高温稳定性、高折射率等特点,可作为诸多行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性材料。碳化硅衬底可被广泛应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射频半导体器件以及光波导、TF-SAW滤波器、散热部件等下游产品中,主要应用行业包括xEV、光伏及储能系统、电力电网、轨道交通、通信、AI眼镜、智能手机、半导体激光等。光大证券指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数据中心等拉动,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国内碳化硅衬底企业持续投资扩张产能,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三安光电: 表示,湖南三安的碳化硅衬底在AI/AR眼镜光波导领域与国内外终端厂商、光学元件厂商紧密合作,目前已向多家客户送样验证。

  • 天岳先进: 专注于SiC碳化硅衬底领域,在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产品、市场和品牌等方面已具有领先优势。

  • 芯联集成: SiC MOSFET系列工艺平台方面实现了650V到2000V系列的全面布局,其中1200V车载主驱逆变器实现量产,是国内最早能够提供车载主驱逆变器SiC MOSFET晶圆制造的企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之列。

    大模型技术持续升级:算力需求保持旺盛

谷歌升级 Gemini 2.0 模型,AI 搜索功能增强

谷歌公司近日发布博文,宣布通过升级Gemini 2.0模型,推出“AI Overviews”和“AI Mode”功能,让传统搜索插上AI翅膀。谷歌本次部署推出了 2.0 Flash、2.0 Pro 及 Personalisation 三个实验性模型,覆盖安卓、iOS 和网页端,并免费同步开放 AI 助手的 Deep Research 深度推理功能。

大模型迭代加速,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大模型技术迭代呈现加速态势,Grok-3、Claude 3.7 Sonnet、GPT-4.5等产品的密集发布,标志着模型能力上限不断被突破。厂商对多模态、强推理能力模型的研发投入,直接拉动对AI算力的需求。山西证券刘斌表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数据中心行业发展与创新。随着数据中心基建加速,核心设备市场景气度较高,建议关注国内产业链相关公司。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科士达: 数据中心温控产品已有液冷技术和产品;公司已成功交付实施中国银行总行、武当山云谷大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项目。

  • 南都电源: 产品可应用于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多种场景,可为算力行业等提供后备电源支撑。公司可以为人工智能公司所使用数据中心等电力设施的应用环节,提供综合能源节能方案。

  • 光环新网: 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等建立高速通道,为客户提供多云混合技术服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